《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核心要义,其中关于“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论述尤其发人深省。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年轻干部如何在新征程上扛起责任、迎难而上?结合书中思想和现实体会,我的感悟如下:
担当是政治品格,斗争是必备本领
书中强调,担当不仅是态度问题,更是政治能力问题。年轻干部要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就必须锤炼“政治三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年轻干部如果不敢啃“硬骨头”、不愿接“烫手山芋”,就难以应对风险挑战。
斗争不是蛮干,而是讲方法、有智慧
书中指出,斗争不是盲目对抗,而是要有策略、有艺术。年轻干部容易陷入两种误区:一是“躺平”逃避矛盾,二是“硬刚”激化矛盾。真正的斗争,应当是:
坚持原则,但不僵化(如依法办事,但灵活运用政策解决群众难题);
敢于亮剑,但不鲁莽(如在重大是非面前站稳立场,但讲究方式方法)。
自我革命是最彻底的斗争
书中特别强调,年轻干部要勇于“刀刃向内”,与自身的懈怠、畏难、浮躁等不良倾向作斗争。现实中,一些干部之所以不敢担当,往往是因为:
怕犯错(缺乏容错机制保障);
怕得罪人(“老好人”思想作祟);
怕吃苦(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斗争方向
结合书中内容,我认为年轻干部应重点在以下领域强化担当和斗争精神:
意识形态斗争(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发声);
改革发展攻坚(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中勇挑重担);
反腐败斗争(严守纪律,抵制“围猎”);
基层治理难题(直面群众矛盾,不回避问题)。
在斗争中成长,在担当中成才,读完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党的生命力在于斗争,年轻干部的成长力在于担当。新时代不会自动铺就鲜花和掌声,而是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奋斗。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既要怀抱梦想,又要脚踏实地;既要增强斗争本领,又要保持为民初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