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公司晨读—读后感中乾立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造价部桂鑫
2025-08-21 38

 

读李颀的音乐诗、孟浩然的山水吟和李白的游仙谣,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这些诗篇以不同的艺术方式,共同回应着人类永恒的命题:如何在有限生命中寻求无限超越。

李颀将音乐化为可见的意象。《琴歌》中琴声与夜色相融,万物沉寂唯星月共鸣;《听董大弹胡笳弄》让琴声承载历史沧桑,蔡文姬的悲怆穿越时空依然动人;《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则在除夕夜将个体生命的短暂感与艺术的永恒魅力并置,道出“美酒一杯声一曲”的豁达与惆怅。音乐成为通往超越的桥梁。

孟浩然展现的是另一种超越——日常生活中的诗意栖居。《夜归鹿门歌》中,他从黄昏渡头的喧哗走向鹿门山中的寂静,在“岩扉松径长寂寥”间找到心灵的宁静家园。这种超越并非逃离尘世,而是在世俗之外寻得精神的归处。

李白则以浪漫狂放将超越推向极致。《庐山谣》中,他笑孔丘、寻仙人、朝玉京,将庐山化作通天的阶梯。他的超越不是内敛沉思,而是以博大的胸怀包容天地,让灵魂翱翔于九天之上。

三位诗人,三种超越之路:李颀通过艺术抵达升华,孟浩然通过归隐自然获得安宁,李白通过想象突破一切局限。他们共同绘就了盛唐精神的多维图景——既拥抱现实又追求超越,既立足大地又仰望星空。

当今时代,物质丰富却常感精神匮乏,这些诗篇显得尤为珍贵。它们提醒我们:在功利效率之外,人还需要诗意的生活;在现实考量之上,生命还需要精神的飞翔。我们或许不能像李白那样寻仙问道,但可以在忙碌中静听一曲;或许不能如孟浩然般隐居山林,但可以在城市中开辟心灵净土。

这些千年诗篇最终照见的是我们自身的生命。读它们,不仅为欣赏美,更为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在平凡中见神奇,在有限中求无限。这就是诗歌永恒的魅力,让不同时空的灵魂相遇,在古人的文字中照见自己的渴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