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其一)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赏析
《长相思》为乐府旧题,多写思妇之怨。李白此篇拟其格而别有寄托。此诗以“美人如花隔云端”为中心,前后自然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一个孤栖幽独者在长安”的相思情形,后半部分写其上天入地地追寻以致“摧心肝”的求索之苦。全诗以“长相思”开启,复以“长相思”收束,章法整饬,韵律铿锵。表面上看,诗中抒写的只是男女相思苦情,但“美人”一向有“理想"的喻义,“长安”更具政治内涵,深意自在发泄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难以实现之苦闷心绪。诗人因意旨隐含在形象之中,隐而不露,自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长相思(其二)
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赏析
这首诗写妇女对从征戍边的丈夫的思念。开头两句,描绘春夜的美景。接着写女主人公鼓瑟弹琴以解闷,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然思念成空,泪如泉涌。结尾含蓄而隽永。全诗塑造了一个感情热烈而又富有教养的思妇形象,充满了含蓄美,缠绵悱恻,令人感动。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本诗的感情激荡起伏,诗人因自己理想遭遇现实的阻隔面愤懑,但从未放弃理想,而是一如既往地去执着追求。
本诗通过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赏析
本诗写得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成为后世为人所称道的名篇。
诗人在此诗的开篇运用了两个排比长句,如同挟天风海雨迎面扑来。上联写大河,气势磅礴。下联写时间,悲叹人生短促。接下来的五、六句在情感上发生了逆转,由“悲”转而写“欢”“乐”。七、八句诗人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至此诗人的狂放之情趋于高潮,此诗的旋律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几个短句的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朗朗上口。接下来的八句可以说是诗中之歌。诗歌到此便由狂放转为激愤。此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人引用了“陈王”的故事,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的惆怅之情。此诗的最后一旬与开篇之“悲”相呼应。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赏析
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它以目击者的身份,纯用客观叙述的表现手法,真实地揭露了唐玄宗统治后期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莫大灾难。此诗的开头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幅催人泪下的送别图。接着通过设问,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最后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栗的情景。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轻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赏析
《丽人行》是一首“旧瓶装新酒”的七言乐府诗,是杜甫的名篇,描写的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杨国忠兄妹在长安城南曲江游宴时的情景,讽刺了他们骄奢*逸的丑行,也从侧面曲折地反映了唐玄宗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
这篇歌行的主题思想和倾向并不隐晦难懂,但不是直点出来,而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从头到尾,诗人描写那些简短的场面和情节,都是用正面咏叹的方式,态度严肃认真,笔触精工细腻,着色鲜艳富丽、金碧辉煌,丝毫不露油腔滑调,也不作漫画式的刻画。但令人惊叹的是,诗人就是在这一本正经的咏叹中,出色地完成了以诗歌揭露腐朽、鞭挞邪恶的神圣使命,获得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赏析
此诗旨在哀悼贵妃之死。因不敢直言,故借当年行幸江头以为题。
此诗的开头首先写作者潜行曲江,忆昔日此地繁华,而今却萧条零落,进而追忆贵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再转入叙述贵妃归天、玄宗上蜀、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全诗“哀”字为题,以“哀”统领全篇、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远。全诗的这种“哀”情,是复杂的,深沉的。诗人在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
哀王孙
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鸟,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块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赘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六月九日,潼关失守,十三日玄宗奔蜀,仅携贵妃姊妹几人,其余妃嫔、皇孙、公主皆不及逃走。七月, 安禄山部将孙孝哲攻陷长安,先后杀戮霍国长公主以下百余人。诗中所指王孙,应是大难中的幸存者。
全诗分三个部分。前四句追忆安史祸乱发生前的征兆;中间十二句写明皇委弃王孙匆促出奔,王孙流落的痛苦;最后十二句密告王孙内外的形势,叮咛王孙自珍,等待山河光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