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毛泽东同志关于游击战争战略问题的论述,深感其不仅是一份卓越的军事文献,更是一部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辉著作。其中关于战略进攻、向运动战发展及指挥关系的精辟分析,跨越时空,至今仍闪烁着战略智慧的光芒,给予我们深刻启示。
论述战略进攻时,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进攻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应是在“敌之进攻打破,敌之新的进攻尚未到来”的敌守我攻之机。这体现了“避实击虚”的军事原则和“抓住主要矛盾”的哲学思维。
更为重要的是,他阐明了战略进攻阶段的核心任务并非盲目攻坚,而是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壮大自身力量:消灭力所能及之敌、扩大占领区、发动民众、补充训练部队、组织新游击队。这是一种极具远见的“内功修炼”式进攻,其目的不仅是眼前的军事胜利,更是为了“有效地发展自己的军事的和民众的力量,有效地缩小敌人的力量,并准备敌人再度向我进攻时又能有计划地和有力地打破之”。这深刻揭示了积极防御战略的精髓——进攻是为了更好的防御,发展是为了最终的胜利。同时,文中提醒不可“得意忘形,轻视敌人”,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观敌风色,准备适时转入防御,这充分体现了战略上的积极主动与战术上的谨慎务实的完美结合。
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应对复杂挑战、进行战略规划,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