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公司晨读—读后感中乾立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安装部王玉玲
2025-08-25 27

 

深刻洞察时局,科学判断形势

毛泽东同志在文中精准分析了上海、太原等重要城市失陷后抗日战争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复杂局面。他既清醒地认识到日寇军事上的暂时优势和中国面临的困难,更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揭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这一本质规律,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错误观点。这种基于唯物辩证法的形势分析,不仅在当时统一了全党思想,稳定了军心民心,更为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提供了根本依据,展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

强调党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

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责任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既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又必须保持党在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的独立性,反对“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错误主张。这一原则保证了党能够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而不是被国民党束缚和削弱。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环境下生存、发展并最终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生命线和法宝。

三、重视群众动员,奠定胜利基石

通篇报告贯穿着深厚的群众路线思想。毛泽东同志深刻论述了全面抗战的核心是动员和组织千百万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只有让战争成为人民的事业,才能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终取得胜利。这一思想为后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以及人民军队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政策基础,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军事斗争领域的辉煌实践。

四、历史启示与现实意义

这篇著作虽然发表于抗战初期,但其蕴含的战略思维、哲学智慧和工作方法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 科学分析形势的方法: 教导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全面、客观、发展地分析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 坚持原则的坚定性: 在处理联合与斗争的关系时,必须坚守核心立场和原则性要求,维护根本利益。

· 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始终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力量之源,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为了人民。

总之,这篇著作是毛泽东同志在民族危亡关头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之作。它不仅对指导抗日战争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深邃的思想和科学的论断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对于我们今天应对复杂挑战、推进伟大事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学习这篇著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党的历史,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