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2025-09-16 53

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 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然后,他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了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赏析

诗人悲叹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诗中运用反语,名义上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是暗含讥讽,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此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一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又何须“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呢?很显然,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赏析

本诗在对咏赞对象进行勾勒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结。

首联是总写,其中,“爱”字是贯穿全诗的抒情线索。颔联两句是从纵的方面描写孟浩然的生平经历。颈联两句则是从横的方面写孟浩然的现时状态--隐居。尾联“高山”一句暗用《诗经·小雅》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同时又是形象描写,即使读者不知此句的出处,仍能欣赏孟浩然的形象与诗情之美。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本诗是李白从蜀乘船向荆门之外的湖北、湖南楚国故地游览之时写下的一篇游览诗。

从首联来看,这两句诗描述的就是这一壮游。颔联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

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颈联是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尾联是诗人思乡之情的倾泻与展现。此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曰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送别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联交代了诗人与友人告别的地点。就颔联的内容而言,主要表述了诗人与友人此地一别,离人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颈联的遣词造句特别值得考究,很有技巧性。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