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赏析
此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时,在友人饯别宴会上听琴后所作。此诗以酒咏琴,以琴醉人;诗人闻琴怀乡,期望归隐。首二句以饮酒配弹琴;三、四句写未弹时的夜景:月明星稀,乌鹊半飞,冷风吹衣,万木萧飒。五、六句写初弹情景:铜炉香 绕,华烛齐辉,初弹《渌水》,后弹《楚妃》。七、八句写琴歌动人:一声拨出,万籁俱寂,星星隐去,四座无言。后两句写听琴声之后,忽起乡思:客去清淮,离家万里,归隐云山,此夜之思。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 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撼撼。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珠部落家乡远,逻娑⑤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⑨,凤凰池⑦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赏 析
全诗写董大以琴弹奏《胡笳弄》这一历史名曲,意在描摹琴声,明以赞董大, 暗以颂房琯。
此诗的开篇不提“董大”而说“蔡女”,起势突兀。三、四两句是说文姬操琴 时,胡人、汉使悲切断肠的场面,反衬琴曲的感人魅力。五、六两句反补一笔,写 出文姬操琴时荒凉凄寂的环境,使人越发感到乐声的哀婉动人。七至二十四句写 董大弹琴,那抑扬顿挫的琴音洋溢着激情,像是从演奏者的胸中流淌出来。最后, 此诗以赞语作结,赞颂房琯不仅才高,而且不重名利,超逸脱略。
全诗巧妙地把董大之演技、琴声,以及历史背景、历史人物的感情结合起来, 既周全细致又自然浑成。
听安万善吹盛巢歌
李颀
南山截竹为蹙巢,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遛,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 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 曲。
赏 析
李颀有三首涉及音乐的诗。一首写琴(《琴歌》),以动静二字为主,全从背景 着笔。一首写胡笳(《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以两宾托出一主,正写胡 笳。这一首写盛巢,以赏音为全诗筋脊,正面着墨。三首诗的机轴,极容易相同, 诗人却写得春兰秋菊,各极一时之妙。这首诗的转韵尤为巧妙,一共只有十八句, 依诗情发展,变换了七个不同的韵脚,声韵意境,相得益彰。
这首诗与前两首最大的不同,除了转韵频繁以外,主要在于末两句蕴含的诗 人的动人感情。《琴歌》中诗人只是淡淡地指出了别人的云山千里,奉使清淮,自 己并未动情;《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中诗人也只是劝房给事脱略功名, 并未触及自己。这一首却不同了。时间是除夕,堂上明烛高照,诗人在守岁,一年 将尽之夜,怎能不起韶光易逝、岁月蹉跎之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诗人作何排遣 呢?“美酒一杯声一曲”,正是“对此茫茫,不觉百感交集”之际,无可奈何之一法。 这一意境是前二首中所没有的,诗人只用十四个字在最后略略一提,随即放下,其 用意之隐,用笔之含蓄,也是前两首中所没有的。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赏 析
这首诗的题材是“夜归鹿门”,它颇像是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主题是 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归宿。诗中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 鹿门山途,实质上是写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 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他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动人 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迴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赏 析
这是一首记游抒怀诗。通过对自我形象的描绘和庐山景物的生动刻画,表现 了诗人晚年流放归来、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
此诗分四段。首六句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比,对政治淡漠,透露寻仙 访道隐逸之心。“庐山”以下九句,为第二段,以仰视角度写庐山“瀑布相望”“银河 倒挂”“翠影映日”“鸟飞不到”的雄奇风光。“登高”以下八句为第三段,以俯视角 度,写长江“茫茫东去”“黄云万里”“九派流雪”的雄伟气势,并以谢灵运的故事, 抒发浮生若梦,盛事难再,寄隐求仙访道,超脱现实的情怀。“早服”以下六句为第 四段,诗人想象自己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到达向往的自由仙界。并以卢敖的故 事,邀卢侍卿同游。